這幾天,有個新聞非;。
上海一位淋巴癌患者陳阿姨,在打完一針120萬的抗癌藥后,竟然痊愈出院了。
消息一出,全網嘩然。
很多癌癥患者,仿佛迎來了生機。
同時,這個價格也貴的讓人清醒。
毫不夸張,“打一針,一套房沒了”。
01
啥藥這么值錢?
這種藥的名字,叫做阿基侖塞注射液(商品名:奕凱達)。
今年6月,才剛被國家藥監局正式批準上市。
但這種藥,不是患者買回去服用了就完事了,還得根據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“量身定制”,也就是 CAR-T細胞療法。
先從患者體內分離出T細胞加以培養,相當于給它裝一個GPS定位系統。
不僅能精準定位,還能提升戰斗力,再把它打回患者體內,激活患者的免疫大軍,干掉腫瘤細胞。
大家都知道,傳統的化療、放療,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,也會傷害我們身體的正常細胞,殺敵一千自損八百。
而且往往治標不治本,癌細胞很塊就會卷土重來。
但CAR-T細胞療法,并不存在這類副作用。
它最大的好處,就是見效快、副作用少,能減少病人很多痛苦。
憑啥賣這么貴,除了能讓癌癥患者快速恢復,免受病痛折磨外,它的研發成本也非常高。
據數據顯示,為了研發這個藥,截至2021年5月,復星凱特累計投入了近6.75億人民幣。
成本高昂,效果顯著,高價是必然。
另外,這種藥它治療癌癥的范圍,比較小。
目前對部分白血病和淋巴癌的治療效果更佳。
比如開頭說到的,2個月癌細胞“清零”的陳阿姨。
這就決定了,它只有一個相對小眾的市場,沒法走“薄利多銷”路線,很難把價格打下來。
事實上,120萬/針這個價格,在國內已經算是便宜的了。
在海外,它的定價達到了37.3萬美元,也就是240萬人民幣。
明知有生的希望,卻承擔不起生的代價。
02
國家醫保能報銷嗎?
說到這里,可能很多朋友關心的是,醫保能報銷嗎?
很遺憾,報銷不了。
很好理解,咱們的醫保就像是一塊大蛋糕,額度是有限的,13億人都得分一塊,能分多少?
普通的、常見的藥品能保障,但昂貴的、罕見的藥品,就很難顧及得到了。
而且,就算是納入了醫保,也未必能在醫院買到。
因為一般來說,醫院都有嚴格的藥占比考核。
藥品的使用不能在住院花費中占比太高,很多高價藥只能去外面藥店或者渠道購買。
比如《我不是藥神》里治療白血病的格列衛,治療肺癌的易瑞沙,都被列入了醫保的報銷范圍內。
但 政策很美好,現實很骨感。許多癌癥患者根本買不到。
之前就有粉絲為了買抗癌藥,跑遍整個市區都沒找到。
后來輾轉到省城藥店才買到,但報銷過程異常艱難。
需要經過科室主任、院長簽字,再去醫保局備案,最后還要找醫保局主任簽字…
那么商業保險呢?
先來看看重疾險。
如果確診了癌癥,保險公司會賠付你一筆錢,你買了多少,就賠多少。
一般30歲女性,花個三四千,有50萬的保額。
這筆錢,買藥也好,治療也好,都行。當然,保額得做足。
百萬醫療險。
百萬醫療險的作用,就是報銷因為意外、疾病所導致的醫療費用。
如果涉及到治療癌癥的藥品,就要看這款產品是否含有 腫瘤特藥報銷 責任。
要看這個藥能不能報銷,可以查看條款里的“藥品清單”。
我在市場里找了一圈,發現了兩款能報銷奕凱達的百萬醫療險。
這兩款產品的報銷額度,都有200萬,夠用。
30歲女性,一年200多。
為了避免廣告嫌疑,我就不說名字了。
03
一點感想
很明顯,我國的醫療技術發展非常迅速。
很多高發的大病,都可以逐漸被治愈,但前提是,你得有錢。
除了努力搬磚外,還可以選擇運用好風險工具,把風險轉移出去。
另外,想要對抗未知的疾病,最最重要的,是要提前預防。
現在的人啊,吃飯不定時不規律、饑一頓飽一頓、忙起來就懶得吃飯,或者喜歡對付著吃、長期吃外賣。說的是不是你?
這樣下去,身體很難不出問題。
咱們能做的,就是調整作息,注意飲食,控制情緒少生氣。該吃吃該喝喝,凡事別忘心里擱,積極地面對生活。
還有,定期體檢。爭取早發現、早治療。
做好萬全的準備,無懼任何困難。
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:大胡子說房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